铁臂舞动奋斗梦想 实干成就工匠人生——山东港口青岛港王加全青岛市总工会-米乐网页

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

当前访问量: 次

铁臂舞动奋斗梦想 实干成就工匠人生——山东港口青岛港王加全
“只要肯学肯干,小人物也能实现大梦想。”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职工王加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吊车司机,入港工作19年来,王加全把职业当事业,把岗位当舞台,勤学苦练,用心钻研,先后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、全国青年岗位能手、全国特别关注最美青工、全国优秀农民工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,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有知识、懂实践、会创新的高技能人才,操作着钢铁吊臂,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舞出海港梦,成为传承新时代振超精神的优秀产业工人代表,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一、甘于吃苦,勤奋好学,从学徒工成长为行业专家
2001年7月,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,刚刚中专毕业的王加全,通过劳务派遣来到了青岛港,成了一名从事粮食、化肥、氧化铝、啤酒等件杂货装卸作业的吊车司机。一入港,就被港口“不论学历、不论身份,人人都能成才”的育人理念和浓厚氛围深深吸引,这让他坚定了扎根海港、干事创业的信念。从那时起,他勤奋学习,苦练技能,每天早来晚走,别人练一小时,他就练两小时;别人中午休息,他就抓紧时间一招一式地反复演练,揣摩吊车每个运行环节的操作步骤;别人下班休闲放松,他就复习教练传授的心得。就这样,日复一日,从机械原理到操作规程,从熟练保养到规范操作,从单一驾驶到能简单维修,他一样一样学,技能也逐步提高。仅用了三个月时间,在39名学员中第一个出徒,第一个开上了当时全队仅有4台的25吨双能源吊车。
工作中的不断学习历练,不仅让王加全的技能越来越全面,同时也突显了他善于用心动脑的特点。在日常作业中,安全风险大、质量要求高的,莫过于吊车作为岸吊进行啤酒装船了。由于到港装啤酒的多是几千吨的小船,一有风浪,船舶稳定性较低,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质量问题,给货主利益和港口声誉带来影响。刚开始干时,多采用船舱中心落货、人力向边角搬运堆码的工艺,工人劳动强度大,装卸效率低。王加全就想通过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,稳、准、快地将啤酒吊装到船舱中的合适位置,让工人们少出力、少流汗,同时满足货主优质高效的要求。
目标一确定,王加全便马上付诸于行动。他用心琢磨操作工艺和窍门,在现场仔细观察潮涨潮落对装船的影响,并与作业人员交流切磋,确定吊车支车的最佳位置,抓住每钩货最好的装船时机,提炼了“啤酒岸吊作业”操作法。为了练好技术,他在宿舍里将方凳倒置,在中间安装了一个模拟操作手柄,手柄四周拴上红绳,不断提高自己操作上的微控技能,每天模拟操作上千次,熟识的同事开玩笑说他“走火入魔”了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王加全很快练就了过硬的操作技术,凡是他从事的啤酒装船作业,都是保质保量安全高效地完成,队领导都点名让他独当一面,通过他的精湛操作,配合装卸工人,一举创造了18亿瓶啤酒装船无破损的佳绩,为货主节约资金2000多万元,还打造了“亿瓶精装”作业品牌。
在港口搭建的成长平台上,王加全看到工友中不断涌现各级技术能手,他的老乡皮进军还成为了党的十八大代表。榜样的力量让他立志要成为这样的人。2013年11月,王加全被选中参加在青岛港举行的首届全国港口青年职业技能竞赛,要想勇争一流,只有一个字——练!为了练出“人机合一”的境界,他关掉了车灯,仅借助教练场的灯光,凭着“感觉”找“感觉”,天天练到大半夜。比赛时,面对各大港口的精英,王加全努力调整好状态,稳稳地轻变幅、慢转杆,微调着钩行路线,将水桶下方的钢针准确无误地扎入靶心,整个操作精准流畅、一气呵成,一举摘得吊车项目的桂冠,为青岛港争得了荣誉。
凭借这股“钻”劲和“韧”劲,他逐渐成长为港上有名的技术能手,带动工友们先后创造15项绝活、3个员工品牌,总结提炼出“吊车大件精装操作法”等5个工作法,并参与创出集团级及以上生产高效及纪录百余项。他所在的班组实现了17年安全无事故,个人与青岛港签订了劳动合同,还在青岛建立了小家庭,实现了扎根青岛港的梦想。
二、勇于创新,屡破难题,从自我革新到团队创效
抱着“作为新时期的码头工人,不能光靠出大力流大汗,还得会干巧干用心干”的信念,王加全用心用脑积极投身以降低能耗、提升安全为主攻方向的创新技改工作。他所在的大港公司流机队,共有50余台吊车,每年仅燃油消耗费用就达1200多万元,成本支出很大。受门座式起重机用电力驱动的启发,他向领导提出了在二号码头增设配电箱,进行油改电的方案。随着提案的逐步落实,新的问题不断出现,二号码头因为建造年限最长,受环境条件制约,配电箱无法延伸到码头深处。为了解决这个难题,王加全跑现场熟悉环境,找技术人员了解双动力吊车接电串联作业的可行性,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,先后提出了双动力吊车接力作业和流动配电盘接点作业的方案,并全部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推广。通过实际测算,实施油改电后,单台吊车装卸火车时的能耗,由原来的50元/百吨降低到10元/百吨左右,仅当年27台“油改电”吊车就节约燃油27.3万多升,节约资金153.8万元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17.9吨,实现了全方位的效益。
2017年,王加全被评为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,港口专门为他建立了“创新工作室”,促使他带动团队不断创新创效,相继研制出幅杆限位自动报警、吊车滑轮清油板、哈工吊车倒车全方位角度后视镜等22项革新成果,为确保设备本质安全及现场作业安全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三、亲情管理,凝聚人心,把团队建成更有温度的小家
独木难成林,一花不是春。王加全所在的班组,汇集了老中青三代人,老职工技术过硬,但思想相对保守;中年职工家庭负担重,集体的存在感不强;年轻职工富有激情,但又稍显浮躁。面对这样一个群体,日常管理上的难度可想而知。为了增强班组凝聚力,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,作为班组骨干的王加全利用业余时间跑图书馆,跑书城,借阅和购买了许多团队管理书籍,努力学习,掌握规律,积极为班长出谋划策。
王加全创新采用“圆桌式”管理模式,把15名组员,按照老中青搭配分为五个小组,组内制定专门的创建目标,相互取长补短,互相促进,积极营造和谐、积极、上进的学习工作氛围。每个班后会,王加全带领组员运用“10分钟快乐分享”:议当班人、思当班事、比当班贡献,总结当班安全作业的情况,让大家在工作成绩被认可、被尊重、工作潜能被激发的状态下,获得快乐工作的深刻体验。通过建立班组微信群,把班组管理中的热点、难点问题公开在群里讨论,大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,把话挑明说透,最终形成共识,解开心结,促进了小组团结,增强了向心力。
平时,王加全总是把工友的事当自己的事。2017年的一个夜晚,王加全正准备休息,突然接到职工李友的电话,原来李友的父亲因突发性脑淤血,正在老家即墨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,需要他立即赶过去照顾。时值深夜,青岛到即墨的城际班车已经停驶。王加全急人之所急,开着私家车连夜把李友送到了医院,并跑前跑后地帮助办理住院、手术手续,一直忙到凌晨2点多。等李友父亲抢救脱险后,才驾车返回青岛。下了夜班,王加全又和班里骨干一起,专程前往医院看望了老人,让李友及家人都深受感动。
四、立足新起点,发奋学习履行新担当
2018年3月,经上级工会推荐,王加全到北京开始了为期4年的劳模本科班学习。当年“五一”节前夕,习总书记给学员们亲笔回信,勉励大家要“珍惜荣誉、努力学习,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、再创佳绩,用你们的干劲、闯劲、钻劲鼓舞更多的人,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”。这让王加全倍受激励,更加懂得了党和国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的深远意义。他牢记总书记和各级领导的嘱托,刻苦学习、认真研修,以综合排名第一的佳绩被评为学校“优秀学员干部”。与此同时,他心系港口发展,利用假期深入生产一线,先后提出6项“金点子”,参与完成“吊车钢丝绳防跳槽装置”等创新成果9项。他还创建了“京港直通连心桥”,通过热线电话、微信分享、劳模读书角等载体,第一时间传达“北京声音”,与工友们分享学习收获,激发了职工们学先模、当先进的创新激情,先后涌现出省“富民兴鲁”劳动奖章孙凯、省“三八”红旗手孙日新等一批青年先模和技术能手。
今年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,王加全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,春节期间一天未休,坚守在战“疫”第一线,第一时间建立起了大队防疫数据库,每天打100多个电话核对信息,并研发了“轨迹网上申报系统”,大大提高了数据统计效率和准确率,确保了全队427名职工平平安安。他带头落实港口“两手抓、两不误、两促进”的工作要求,勇当港口战疫情、谋发展的“急先锋”,积极投身劳动竞赛,先后参与创出26项生产纪录及高效,把“量效齐增”、“业绩为王”,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绩效。
今后,王加全决心以获得全国劳模荣誉为新的起点,继续发扬劳模精神,时刻牢记党和国家的培养之恩,与工友们积极投身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大潮中,立足本职,实干创新,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、早日实现“十四五”确定的奋斗目标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!
来源:未知 编辑:超级管理员 时间:2021-04-12

上一篇:李华军事迹材料

下一篇:为了每个生命的尊严与博雅——青岛二中校长、青岛二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孙先亮

网站地图